农村老人去世有什么样习俗?“三七”、“五七”、“一百天”吗?_五六十年代农村那么多坟,为什么现在很多都消失了?


- #问答
  • 1、 农村老人去世有什么样习俗?“三七”、“五七”、“一百天”吗?

    农村老人去世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风俗和说法,这是因为有句俗语“十里不同乡”的说法。容姐是河北石家庄晋州人,那容姐就来说说我们这里老人去世的习俗吧,在我们这里以前的确有“三七、五七、一百天”的,现在随着很多人在外打工做生意,因此新事新办了。下面容姐就来说说我们这里的习俗。

    农村老人去世有什么习俗?

    农村老人去世前,召集亲人见最后一面

    在容姐这里,方圆十几里的地方,都会是在有老人去世之前,都会把本家的亲人召集过来,见最后一面。这样在老人去世后,也好有个人帮忙,不至于出现手忙脚乱的情况。

    去世后找人穿衣裳

    当老人去世后,就会第一时间派人去请人穿衣裳,也就是在老人去世的第一时间,趁着身子还软,穿上去世后老人穿的衣服。也有的家庭会是老人的儿女帮老人穿上衣服,这衣服一般是在老人长期生病卧床的时候,就已经准备好了。如果没有准备好,那就第一时间去买衣服。

    帮人穿衣服的人,一般都会是胆大的人,而且身材魁梧,这样的人不害怕去世老人,也有力气,以前容姐的邻居就是经常帮去世人穿衣服的。

    去请总理

    一般在请人穿衣服的同时,也会让去世老人的儿子,由本家人陪同,一起去请总理,也就是本队里德高望重的,能够管理红白喜事的人。把总理请来后,总理就开始主持白事,然后安排来帮忙的人去报丧,以及派人去买白事上用到的东西,还帮忙打理白事上这几天的事情。包括做饭、吃饭、刷碗的很多事情。

    儿子女儿需要做的事情

    老人去世后,去世老人的儿子是不会离开灵堂的,他们需要给来帮忙的人磕头,而女儿需要在去世老人的身边,儿媳妇需要给来帮忙的女人磕头,因为在我们这里有“老人去世矮三辈”的说法。

    出殡

    在我们这里出殡,如果家里还有一个老人的,那就需要选择单日出殡。如果两个老人都去世了,那就单日双日没有说法了。

    在我们这里,一般都会是吃过午饭后出殡,这样上午的时候,所有的亲戚朋友就会都赶到了,不至于出现着急慌慌张张的事情。在容娘家这里,会是吃过早饭后出殡,出殡后回来吃顿饭,亲戚朋友也就离开了。

    一般都会在前一天下午去火化,去的时候,都是儿子女儿一起去。到了第二天就出殡。出殡的时候,都会是大儿子打幡摔瓦,大女儿抱骨灰盒做车。

    出殡的时候,会有人来帮忙收时家里的,等出殡回来后,就会有年岁大一些的人,准备一些饼干和水盆,里面放上刀。然后去出殡的人都要翻一下刀,在吃饼干的一半,剩下的扔到高处。

    请总理

    到了傍晚的时候,去世老人的儿子就会把本家人和总理、做饭的都请去饭店吃饭。这样老人去世的事情也就告一段落。

    三七、五七、一百天

    在容姐这里,不但有三七、五七、一百天,还有二七、四七、六七只说。那什么七呢?也就是从老人去世的那天算起,到第一个七天的时候就叫一七。我们这里还有“死人不犯七,活人没饭吃”的说法,意思是人死以后,烧纸的时候,都要有一个是有七的,但是又不要有五七,因为老人们说,每个七都是一个阎王,而五阎王是最厉害的,因此不能让去世老人遇到五阎王。因此都会避开五七的时候,正好有个七。

    再有我们这里还有单七的时候,男女都可以去上坟,而双七的时候,只有男人去上坟的说法。

    现在很多人都会在外面做生意打工,因此现在新事新办,会在出殡当天,就把所有几个七、以及一百天的纸全部烧了,这样有在外面做生意打工的人,就可以在老人去世后,离开家里,不用再来回跑了。

    另外在出殡前一天晚上,还有烧马的说法,也就是把纸糊的车马烧掉,让去世老人跟随车马离开家里。关于容姐这里老人去世的风俗就是这样的,你们那里是怎么样的?〔图片来自网络〕

  • 2、 五六十年代农村那么多坟,为什么现在很多都消失了?

    这问题我有理由回答,因为亲身经历。

    文革初期破四旧封建迷信,开始大面积平坟拆庙活动,地里面不许见一座坟,村里不许见一间庙宇。那时候不管你是谁都得听从命令,否则将戴纸帽游街。

    不由我想起我们村里的一个人,这个人非常激进,平坟拆庙一马当先,村里的坟和庙都是他带头领着人去平拆,因为有功被公社造反派领导偿识,安排他与另一个人到县里看守被靠边站的县委阎书记,五十多岁的老革命书记被这个人连打带骂浑身是伤,就这还整天呼唤叫小阎给我打洗脚水,一会又喊小阎给我端茶去。而另一个人却对老书记照顾有加,生怕老书记受委屈。

    一年后老书记又被站起来安排高升地委书记,那个照顾老书记的好青年被安排委以重任。而我们村里这个人却灰溜溜地回到农村,三年后因想不开自杀身亡结束生命,死时才四十多岁。

    那时候地里面到处都见有坟,自那一次平坟运动后才不见坟,都统一埋在一个陵园。

    改革开放土地责任制后,因为陵园己满,人们才陆续把亲人埋在自己地里,一来方便照看上坟,二来节省不必要的开支。

    其实人死如灯灭,只要能入土为安,要不要坟头都无所谓了。

  • 3、 人死后为啥要在棺材下绑一个大公鸡?有哪些讲究?

    家禽当中的唯一一个生肖,鸡是通灵的,所以经常被用来进行祭祀,正所谓三畜通天三禽同地,鸡通常都是用来祭祀亡灵的,鸡还经常用来辟邪,特别是大公鸡,公鸡的血在传统文化当中有辟邪的功效,而鸡在传统文化中还有一个重大的作用,那就是引魂。

    鸡可以引魂沟通传说中的阴间,所以在传统的丧葬文化里面,特别是农村的丧葬文化,鸡经常被用来进行各种匪夷所思的事情,像出殡的时候棺材上面绑着一只大公鸡,还有在挖棺材坑的时候,把鸡放到里面去用爪子刨,这些都是活鸡在丧葬当中的作用,属于非常传统的一种文化习俗。

    而在棺材下绑一只公鸡是什么意思,在部分地方的风俗是,老人去世的时候请风水师找合适的墓穴位置,带上两只公鸡过去,定好位置后把公鸡带回来,带回来的两只公鸡,一只绑在棺材头的下面,另外一只留着到出殡的时候用,绑在棺材下面的鸡叫做定魂鸡。

    其实就是寓意让死者灵魂留在尸体旁边不要走远,等到出殡的时候把另外一只绑在棺材上,这只鸡叫做引魂鸡,其实也是阴魂的载体,引导阴魂到达墓地,然后把鸡放到棺材坑里面刨几下后把棺材下葬,这只引魂鸡的处理有几种,一种是杀了跟棺材一起埋,一种是带回家杀了吃,还有一种最普遍的做法就是放生。

    家中绑在棺材下的那只公鸡也同时放生,当然有的地方会把最早绑在棺材下的鸡杀了拿去祭祀死者,这种做法在部分地区的确存在,大多数的做法其实就是放生,因为曾经承载了死者的灵魂,如果杀死就等于伤害了死者的灵魂,鸡有恩于死者,所以家属为了报恩会把公鸡放了报恩,当然这些是丧葬文化一种方式,属于一种方式。

  • 4、 历史上都有谁为自己写了墓志铭?

    聂荣臻元帅的墓碑上镌刻着老帅80寿辰时自题的“喜松柏之气概,念四化之早成”的诗句,这是聂帅给自己题写的墓志铭。

    聂荣臻元帅是我敬重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一生为了中国革命,浴血奋战,功勋卓著。新中国成立后,又把全部心血和智慧献给了祖国的国防事业,成为我国航天科技的奠基人。

    聂帅逝世后,按照他的遗愿,他的骨灰安放在两个地方。一部分骨灰安放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的东风革命烈士陵园,那是我国航天起步和腾飞的地方,也是他魂牵梦绕的地方,巧合的是,

    纪念碑上“东风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就是聂荣臻元帅亲笔题写的,他的墓地就在纪念碑的正前方。

    一部分骨灰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一棵苍翠的松柏树下。树旁,立着一块汉白玉标石。标石正面,镌刻着“喜松柏之气概,念四化之早成”12个大字,背面则刻着“聂荣臻同志骨灰撒放处”的说明。

    “喜松柏之气概,念四化之早成”,短短的两句话12个字,高度概括了聂帅的人格品质、博大胸怀和对祖国、对人民的美好祝愿。

  • 5、 清明节假期不允许聚集扫墓了,该怎么办?

    清明祭祖,寄托对先人思念之情,也是中华优秀传统之一。

    不过出于防控疫情,重视生者健康为要,应该响应国家号召,今年就不要聚集祭祀了,而改为各自在家祭祀,聊表孝心即可。

Related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