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后发现你是神,人间是一次体验。体验过后你想对人类做什么?_中国现在境界最高的是谁?现在的中国还有能达到圣人境界的吗?


- #问答
  • 1、 死后发现你是神,人间是一次体验。体验过后你想对人类做什么?

    应当说神也是一种生物,只是更高级了些。神这种生物,他可依一种意念的形态存在,而“意念”这种物质,钢板、玻璃、金木水火等物理的东西都是挡不住的,同样,物理地东西也伤害不了他的。但是他可以变化为物体,并借助于物体的东西做他想做的事。拿现代人的说法,神是更高维度的生物。他们也在不断地学习、修炼,争取攀升至最高层次,而每升一级都需付出最大努力、最高代价、甚至冒着灰飞烟灭、灵魂灭亡的危险。当然了,相差每一个层次,他们的神通也会相差若干倍。

    以前曾谈到”自由”问题,孰不知,“神”的世界里也是有组织有建制的。个别的凶神恶煞为非作歹也是会被惩罚的。天有天道,地有地道,人有人道。天体运转,日月星晨的运行,各有其道,决不可乱了法度。这就是“道”。所以,大到太极星云盘,小到原子、电子、夸克,也各行其道,有规可循。

    作为神仙的我,到人间走一回,了解到人类社会的许多事。这里边的是是非非,也代表了阴阳二气的争斗与联合。无论阴谋、阳谋,善美与丑恶,始终也没逃出宇宙的“大道”之范围。最终归一不了了之。在战略上不争,在战术上必争,固而争之不得不恼,争而得之不喜,不争无可生存,过争自觉无趣。人生是场戏,富贵功名皆是虚。我回到神仙界对人类也无可奉告,人类社会自有他的生存规规,每当临近灭亡的边缘,都会天降圣人力挽狂澜,人类不会轻易灭亡的。这就是人类哲学上说的“英雄造时势,时势造英雄“的道理。

    自感人生一回,问心无愧于社会,无愧于亲友,百年后回天交旨,另接新任,那也是一件快事。😄😄😄

  • 2、 中国现在境界最高的是谁?现在的中国还有能达到圣人境界的吗?

    无的境界,智慧纯随机,与无知的本性达成一致,电子的随机,悉知一切,如果解释什么是无,那是一种感觉,就像饿了,困了,一样,一个人说我困了,我饿了,而觉醒者感觉就是无了,如何比喻饿呢,饿已经是形容词了,你我都感受过,而无呢,只有觉醒者独有,如果你我都理解赶紧无,那我们与觉醒者就一样了,无,就是同一个人,那些口口声声说什么是无等等的,唉,服了,就算你知道什么是饿,你给我解释一下


  • 3、 当儿子是种怎样的体验?

    因缘果报梦纠缠

    头上一人一块天

    文化心思能动物

    父亲带我到人间

    千秋忠孝神佛赞

    古圣人云孝色难

    享受父亲者节日

    酸甜苦辣乐欣欢

    当爹当爷当孙子

    载物自强好儿男

    父辈积因善中善

    子孙自有旺福田

    柔情铁骨几多泪

    懵懂少年老可怜

    岁月蹉跎催白发

    老儿拜忏在佛前

    辛丑仲夏月

    写于父亲节

  • 4、 为什么有人如此评价曾国藩「30岁之前是庸人,30岁之后是圣人」?

    其实这个评价虽显得客观,但有失公道,也让我想起了那句歌词“假如我年少有为不自卑”。所谓30岁前的庸人,无非就是曾国藩一直走在考取功名的路上,除了读书与考试,没有太耀眼的成就。而30岁后的圣人则是肯定了曾国藩入仕进京后的政绩与辉煌人生。那么没有前半生的努力,又哪来的后半生的辉煌呢?



    草根的门槛

    曾国藩是嘉庆十六年人,出生于湖南的一个普通家庭,祖辈基本都是农民,但与普通寒门相比,曾国藩的家庭算是宽裕的。其父曾麟书还是名秀才,自然会给曾国藩提供优于普通农家子弟的学习条件,六岁的曾国藩便在家塾“利见斋”读书学习。

    道光六年,十四岁的曾国藩便参加长沙府童子试,考取了第七名。道光十年,十九岁的曾国藩前往衡阳唐氏宗祠读书,次年又转入湘乡涟滨书院。道光十二年,二十一岁的曾国藩考取了秀才。清朝的秀才只是获得了进入州府学习的资格,这种资格的取得要求学员通过童子试,也就是曾国藩十四岁时参加的那一场考试。而只有取得了秀才的身份才能参加当年的乡试,所以可以理解成曾国藩在二十一岁时考上了高中。

    道光十四年,二十三岁的曾国藩进入长沙岳麓书院演习,这个书院就相当于现在的高中了。但这个高中并非三年后才能高考,曾国藩于进入书院的同年便参加了湖南的乡试,并中为举人,这就赢得了入京会试的资格。

    道光十五年,二十四岁的曾国藩会试未中,只得留京复读,二十五岁时再次参加恩科会试,不幸再次落榜,于是回乡继续深造。道光十八年,二十七岁的曾国藩再次参试,这次终于登第,在殿试中位列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但此还没结束,清朝科举制度中,新科进士引见前,必须由皇帝亲自主持一次考试,也就是朝考,朝考后才根据成绩授予官职,前列者为庶吉士,次之为主事、中书、知县等。曾国藩在朝考中列一等第三名,但受道光帝青睐,提为第二名,选为翰林院庶吉士,至此,曾国藩才踏上了仕途。

    但这并不是代表曾国藩的官职就稳妥了,他还要参加一次实习期满后的考核,即散馆试。道光二十年,二十九岁的曾国藩在散馆考试名列二等十九名,授翰林院检讨。这个检讨是官职,也就是庶吉士实习期满经考核成绩优等之后,原三甲进士均授检讨之职。因此,曾国藩在三十岁来临之际才确定了自己的官职,才为自己后半生的光辉岁月开启了大门。

    台阶的重要性



    曾国藩于道光二十三年的四川乡试正考官至道光三十年的工部左侍郎,从官制底层爬上二品大员,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当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后,清庭的八旗军和绿林军节节败退,曾国藩抓住咸丰皇帝鼓励团练的机会,组建了不可一世的湘军,力挽狂澜,经过多年鏖战最终平定了这场暴乱。也是这场规模空前的农民起义使得曾国藩成为了大清王朝的肱骨之臣。随后追剿捻军,主办洋务,站在大清权力顶峰上做出了辉煌的政绩。也因后半生的功绩而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一等毅勇侯,死后谥号“文正”,这也是所有文官都渴望的最高荣誉,他也被后世称为“曾文正”。

    三十而立的无奈

    曾国藩三十岁之前通过不断的学习和考试,终于为自己打开了仕途的大门,这一点上仿佛如同当今的高考,但不同的是曾国藩是读的起书才有了考试的资本,如今的高考则是将教育普及,惠泽所有的少年,更为公平。



    曾国藩是草根里较为幸运的代表,更多的寒门子弟是没有机会学习和考试的,更无所谓的平庸与否,在封建社会,平安都成了奢求,又何必在乎是否平庸呢?而曾国藩的平庸是社会的选拔制度所造成的,他没有年少成名的捷径,只有不断读书为自己创造机会。从这一点看,他也就不平庸了,为了一把开启人生仕途的钥匙,自六岁读书,从一而终,直至二十六九岁才混出正式编制,这种坚持不懈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呢?

    三十而立不是曾国藩自己的选择,而是那个时代和社会的选择,谁都想年少有为,但没有门路,又如何施展才华?曾国藩用后半生的辉煌来证明了前三十年的努力是值得的,也是明智的。

  • 5、 古代圣人如孔孟老庄王阳明等穿越到现在能干什么?

    这些先哲穿越到现在,能干什么呢?言人人殊,结论肯定不一样。后人别无它法,只能以他们说过的话和做过的事去评判。王阳明的书没看过,不敢胡说。庄周是个富于幻想又特别务实的人,这,只要看他的巜逍遥遊》和那句“吾生也有涯,而智也无涯"就知道了。孟轲呢,虽然文章写的好,但没自己的思想和见解,是个跟屁虫,仅跟在孔丘的后面发些议论,一如今天的英国对美国,唯老美马首是瞻,虽然也是∥五常∥之一,实则可怜巴巴。

    至于孔老二,是个地地道道的顽固派,脑袋比花岗岩还硬,看不得世界有一丝一毫的变革。倘若孔丘穿越到现在,看到现在这个五颜六色的世界,一定会嚎啕痛哭,捶胸顿足,口吐鲜血,活活气死!"谁叫你们把世界弄成这样?盖这么多高楼,造这么多汽车?还有飞行器飞到火星上去了,钻探居然钻到海底去了!这还象话吧!你们这些不孝子孙!气死我了!我的'父死,三年不改父之道呢?我的管氏不准有反坫呢?'哪里去了?”

    我想,中国古代那些“圣人“穿越到今天,看到神州大地苍海桑田般地巨变,大多数先哲会欢呼雀跃,引以为豪,但如孔丘一样的腐儒肯定也不会绝种。

  • 6、 出现幻觉是一种什么体验?

    谢谢相邀,我今年六十岁啦😄,由于年轻时遇上一个在我当时看近似于圣人的老者,此人文武医无不精通,史地知识犹如谈家常,人名时间情节能讲的像他是几千年来件件桩桩亲身经历过的一样,有幸得之他的皮毛,我至今近五十年来很少服用药物,我也知道像蔓陀罗花之类的致幻植物。然而,我在部队时,却也经历过一次因极度饥渴产生的幻觉,那时正是对越自卫战之后的夏天,部队组织我们进行耐饥渴生存训练,由当时简陋落后的登陆艇送我们至东海的某一小岛(其实就是几个较大的礁石而已。)我们一个班的人,人人都带有充足的淡水和干粮。但是,不能动,要看看在岛上就近取食(必须不动火,动火生烟容易暴露目标的!)能坚持几天。开头几天,我们就地喝露水,雨水,可没几天开始难受了!有的战友会突然间瞎说看见什么,我们也不曾想到那是出现了幻觉。直到第七天的晚上,我突然间看见一艘巨大的军舰向我们岛驶来,我激动的向战友们高呼,我们回去啦,军舰接我们来啦😄可战友们无动于衷,过了一会,军舰消失在海面上,我才知道我出现了幻觉。

Related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