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什么玄学类型的小说推荐?_个人很喜欢《青囊尸衣》这是一部内容丰富的盗墓玄学类小说,有人看过吗?
-
-
1、 有没有什么玄学类型的小说推荐?
《墓虎之谜》
在敕勒川黄河边上的一个小村庄。
很多年前,这里曾发生过一件让人毛骨悚然的怪事。
那年,刚二十三岁的小媳妇——二莲,带着身孕喝农药死了。她死后,一对长长睫毛下的大眼睛始终没有闭上,那阴冷的眼睛周围已发紫,目光滞留在一种难以言表的无奈与自愧中。这让前来帮忙入殓的人不敢靠近。最后,还是本村年近六十的鞭杆子李二毛给二莲穿的衣服,下葬到村外的公坟处。
事隔半年后,村里经常后半夜丢失家禽,而且这些家禽都是被咬开脖子,吸干血而死,死后的家禽全部被丢弃在二莲坟墓周围。于是就传开了:二莲带着孕身死的,她肚里的孩子没有死,才变成了墓虎,她是用家禽的血来维持自己和喂她的孩子。她每天半夜回村都要找吃的,墓虎和她的小墓虎孩子只喝血而不吃肉。
二莲变成了墓虎的传闻,就像黄河水决堤一样,一泻千里,村民一度人心惶惶。白天村民都不敢大声喧哗,出村都要三五结伴而行。一到掌灯时,家家户户都紧闭门窗,而屋里却都灯火通明。他们为了家里的平安,开始了拜佛求神。过去那些不信神的人,也都学着顶礼膜拜,村上小卖部的香,也断了货。
在村外就能闻到燃香的味道。于是,墓虎的事传遍了十里八村,其他村的人,路过本村时,都绕道而行。
夜色下的小村庄,飕飕的秋风卷起地上的落叶发出莎莎的响声,犹如墓虎的脚步声向这边走来。年轻的母亲把婴儿搂在怀里,婴儿似乎明白了这一切,依偎在妈妈的怀里不再啼哭。村中偶尔传来几声野狗仰天干嚎,恐怖的阴影盘旋在这个小村庄。
在一家农户小院内,两间座北朝南砖瓦结构的马脊梁大正房,屋内灯光闪烁,一缕缕燃香的青烟从窗户和门的缝隙中飘出。
这家的院门没有关上,风吹着两扇门发出“咣当、咣当”的响声,好似墓虎的两只手在拍打着。
东正房的门“吱”的一声开了,出来一位三十出头的汉子,他敲了几下隔壁房间的玻璃说:“二蛋,这么晚了还不把大门插上,不怕你那墓虎媳妇回来找你?”
从西正房走出一位憨厚的庄稼汉,他揉了揉被香熏的通红的眼镜说:“大哥,我忘了,我去插门去。”
“两个怂骨头男人,怕甚了,那有什么墓虎。”一个女人的声音从东正房屋里传出。
二蛋对着屋里说:“嫂子,还是小心点哇,我是怕这个家斯真的回来了。”
“唉,弟兄两一样样怂货。”
“你不怂你去坟地找二莲哇。”大哥没好气地冲着屋里来了一句。
“大哥,你少说一句哇,我去关门。”
二蛋下了台阶把门锁好。弟兄两又都各自回到自己的房屋,小院里又静了下来。
风小了许多,月亮神秘地躲在云里,浑浊的天空看不到一颗星。
二蛋在屋里又点燃了三炷香,插进香炉里,他跪在一张纸片上,面对墙壁上新贴的观音像,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然后双手合实与胸前,嘴里念叨着。
不一会,二蛋就打起了盹,在他烟雾缭绕的眼前,出现了妻子二莲生前的情景:今年春节刚过,为人忠厚老实的二蛋把全村最漂亮的二莲娶回了家。由于二蛋父母去世的早,都是大哥和嫂子一手操办的。村里的年轻人嫉妒二蛋的艳福,背后议论:“窝囊废娶了这么袭人的媳妇,早晚带绿帽子。”
二莲过门后,对二蛋和兄嫂非常好,小院里的一家人日子过的很红火,村里的人很是羡慕这一家人。
一天,二莲不停地呕吐,大嫂带她去了村卫生所,查出二莲怀孕了,一家人更是欢天喜地。大哥高兴之余对大嫂开玩笑说:“你要是也生出个娃娃,就更好啦!”
大嫂也笑着说:“你好好加油哇。”
为了让二莲保胎,一家人谁都不让二莲干活。二莲闲着心烦,有时就去和村里的人打一会麻将。
这一天,到了吃晚饭的时间,不见二莲回来。天越来越黑了,还刮起了风,小雨点也噼噼啪啪地落了下来。
一家人急得团团转,大嫂指着弟兄俩说:“看看你们弟兄俩,一样样秋糜杏眼。我去麻将摊子上找,你们俩一个去村外,一个去河畔找。”
小雨点变成瓢泼大雨,雨打在河面上,形成无数个水泡,黄河水宛如一头雄狮,咆哮地向东狂奔,撞在岸边的激流溅起数人高的水墙。
二蛋沿着河岸,随着河的流向寻找着,他不停地呼喊着二莲的名字,河水的怒吼声吞没了二蛋的声音。
雨渐渐的小了,月亮也清晰了,河面也略有平静。二蛋累得实在走不动了,他靠在一颗树下呜呜地哭了起来。
“二蛋,找见没?”远处传来大哥的声音。
二蛋沮丧地摇摇头。
大哥摸了一把脸上的雨水说:“我把村周围可绕了遍,也没看见。咱们回哇,不敢定你大嫂找见了。”
二蛋跟着大哥往村里走。
兄弟俩回到自家小院,大门开着,屋里的灯没有亮。
“二莲,二莲。”兄弟俩不约而同地喊了起来。
“吼叫甚了,后半夜了,不怕把鬼招来。”大嫂在屋里没好气地冒出了一句。
“你没去麻将摊上找?”大哥不满地问。
“寡呀不寡,我算做甚的找她。”
大嫂一反常态的态度惹恼了大哥:“二莲平时对你那么好,你咋这么说话呢?”
“这还是好听的,看看你们家乃德性。”
大哥一脚踢开家门骂道:“你良心让狗吃了,你咋能说出这话。”
接着大哥屋里吵闹声音不断,随后就是摔碎玻璃杯的声音。那天大嫂在漆黑的夜色里,哭着回了娘家。
二蛋被几声闷雷惊醒,他睁开眼睛,看着窗外,几道闪电把黑漆漆的天空撕开几条缝,就像张开大嘴的墓虎。二蛋心里一颤,但他很快又平静了下来。他忽然希望二莲回来,即使是墓虎。
二蛋对二莲的自杀,确信是跟上鬼了。因为那个雨夜,她在坟地里和鬼住了一晚上。
那天晚上,二莲没回家,第二天天刚亮,二莲面容憔悴回到家。二蛋是又惊又喜,看着衣冠不整的二莲问:“二莲,昨晚你去哪啦?”
二莲惶恐地说:“昨天晚上,我打了两圈麻将,看着要下雨呀,我就往家走,可我就像有人推着我一样,我出了村,不知不觉地就走到了村南那一片坟地。我左绕右绕,咋也走不出来。后来有一个老汉让我去他家避雨,我就去了,等雨停了,那个老汉叫我走,我一睁眼,我正靠在一座坟前,我这才回来的。”
二蛋看着面色灰土般二莲,不由得浑身打冷颤。那天晚上,他学着母亲在世时,打发鬼的方法,在炉灶里点燃了买的纸钱,嘴里骂着:“你个野鬼,给你送点钱,你就不要再找我媳妇了。”
第二天,二蛋花钱求一“高人”画了一道符,给二莲带在了身上,说此符可避开任何鬼怪。从此,二蛋和大哥每天下地干活,从外面把大门锁好,不让二莲出家门。
几天后的一个中午,二蛋和大哥从地里回来,当打开院门时,一股刺鼻的农药味从开着的凉房门里飘出来。
二蛋有一种不详的预感,他跑进凉房一看,眼前的一切令他惊呆了;二莲怀里抱有装农药的瓶子,靠在一墙角,嘴上挂着白沫,瞪大的眼睛一动不动,发紫的嘴唇已咬的渗出了血,她已经咽气了……出殡那天,大嫂回来了,可她一声不吭。
二蛋想到这里,他呜呜地哭出了声,眼泪让他视线迷离。窗外稀稀拉拉雨点打在玻璃上,一声巨雷炸响,一道闪电划破夜空。
在闪电的瞬间,二蛋看见了二莲,二莲那双大眼镜微笑地看着自己,徐徐地朝这边走来,二蛋张开双臂等待着二连。就在二莲快到身边时,一股黑风从二莲身旁吹过,待风过后,二莲变成了一个女鬼。二莲的头发都立了起来,苍白的脸没有一点血色,眼睛里喷发着绿光,长长的的牙齿露出外面……就见二莲来到小院门口,伸出长满黄毛的手,拍打着大门,怒喊着:“开门,快开门!”
二蛋打了一个激灵,清醒过来,他细一听,确有人在敲大门。
二蛋披好衣服,出了家门。雨后的东方已露出了鱼肚白,瑟瑟湿润的秋风迎面吹来,他裹紧了上衣,打开了大门,门口站着十几个村民,各个怒气冲天。
“你们家墓虎昨天又把我们家的鸡闹死好几个,你看咋办哇?”一个村民指着二蛋抢先说了一句。
其他人也应和着:“你是赔钱呀还是想办法管你们家的墓虎呀?”
二蛋支吾着不知道说什么好。
“大清早扑过来,做甚呀,要不我告诉二莲,今天晚上让她去你们家给你送点钱?”大嫂从她屋里走了出来,手指着门口的人说。
“你咋说话啦,二莲是你们家的媳妇,你们不管,让谁管?”另一个村民反驳道。
“活的是我们家的媳妇,死了就不是我们家的媳妇了。咋,你觉得好,就让她做你们家的媳妇哇。”
“你——。”那个村民脸涨的通红。
“快不要吵了,大伙商量一下看咋解决事情哇。”一位年纪较大的村民说。
“你们划出个道道来,我咋也行。”大嫂鼻子一哼。
“我看还是找鞭杆子李二毛哇,他跟死人打了一辈子交道,这方圆几里就数他了。”有人提议。
“找乃个圪脬?”大嫂牙缝里狠狠地挤出了这么一句。
“你说,不找他找谁?”
这时,大哥也走了过来,对大嫂说:“大伙说找谁就找谁哇,就是解决不了,人家也没意见啦。”
大嫂狠狠地瞪了一眼大哥,转身回屋去了。大哥和村民商量了一会,决定下午一起去找鞭杆子李二毛。
太阳刚偏西一点,二蛋跟着大哥与约定好的村民一起往李二毛家走。
李二毛住在村的最西头,李二毛的父亲人称李大毛,挣了一辈子的死人钱。从小就没了妈也不爱读书的二毛,经常跟着父亲东家进西家出办理白肆筵,自然也学会的这一套。长大后,他父亲给他买了一辆马车,让他给人拉脚挣钱,不让他干这活。他父亲刚一死,他嫌赶马车累,于是他就子承父业,干起了父亲的老本行,大伙就叫他李二毛。他究竟叫什么名,谁都不知道。虽说他吃香的喝辣的还有零花钱,可没一家愿把闺女嫁给她,于是至今快六十的他,还是光棍一人。
大家走在一条坑坑洼洼的小路上,周围看不到人家,前面一座孤坟似的砖瓦房出现在眼前,这就是李二毛家。自李二毛在这里盖起这间房后,再没人在他旁边建房子,人们怕沾上晦气。
大伙越接近李二毛家越觉得凉飕飕的,有一种阴气在周围打转,好在人多,大家靠在一起来到了李二毛家门口。
大门虚掩着,轻轻一推,门“吱扭扭”开了。
“谁啦?”屋里传出一声半死不活的声音。
“二毛,找你有点做上的。”
“进来说哇。”
人们就像踏进阎王殿一样,前后小心翼翼进了李二毛家。
李二毛的家一进门就是客厅,西有一卧室。客厅的墙壁已看不到白颜色了,黑布窗帘拉的严严实实,屋里一长条桌子上两只粗红蜡烛晃动着光,犹如两个苟延残喘的小鬼,桌子上方是一张烟熏火燎过的画,画面上不知是何方神灵,一个个呲牙咧嘴。
李二毛坐在一把破旧的椅子上,骨瘦如柴的身体只占据了椅子的三分之一,光的发白的头顶高低不平,倒立着的稀稀拉拉的眉毛下,一对外眼角下垂着小眼睛,看着来人,眼神里射出让人不敢面对的光。他蠕动着黑嘴唇,用嗓子眼问:“什么事呀?”
“二莲的事,想请您出面,降住她。”大哥在一旁说了话。
李二毛翘起二郎腿,端起身边脏兮兮的缸子,喝了一口浓浓的的砖茶,慢腾腾地说:“降墓虎是要耗费我真气的,看给多少钱哇。”
“你看多少钱合适。”旁边一村民问。
“咋哇不给我二百。”李二毛伸出两只像烧过的黑劈柴棍的手指。
“啊……”大家惊愕地互相看着。
在当时,这二百元钱是一家人一个月的生活费。大伙最后商定,让大哥出八十元,剩下的大伙分摊。就这样,李二毛答应明天一早去二莲坟地捉墓虎。李二毛再三嘱咐大哥,买二十斤胡麻油,用来烧尸体,带两只活鸡,用鸡血束缚墓虎。
在回家的路上,二蛋低着头与大哥谁都没说话,二蛋觉得欠大哥的太多了。
到了家,大哥把经过告诉了大嫂,大嫂气的骂大哥:“你个砍球,我甚也不说了。”
大哥怕大嫂再回娘家,一言不发。
这天,太阳刚露出个头,等候看热闹的人已站满了村口,大哥拎着二十斤胡麻油和两只鸡与二蛋在一起其中。
不一会李二毛毛穿着前后胸印有八卦阴阳图的一件长褂,手提一长剑,目无一切地朝这边走来,一些孩子们前呼后拥地跟在后面。
人们跟随着李二毛来到村外的公坟,找到二莲的坟墓,坟的周围都是被野狗吃剩下的鸡毛。
李二毛站在坟前,对大哥伸出拇指和食指搓了搓。大哥立刻把二百元钱递了过去,把两只捆绑好的鸡和二十斤胡麻油,放在坟墓旁。
李二毛点点头,大哥和二蛋他们都站在远处看着李二毛。李二毛拿出一只毛笔,在一个泡朱砂水的瓶子里沾了沾,然后在脸上和胳膊上涂画了一阵,嘴里叨叨着挥舞起手里的剑。
过了好一会,李二毛才住手,他拿起铁锹开始启坟。
这时太阳升有一竿高,李二毛干的满头是汗,瘦小的身体在坟坑里只看见一颗光秃头,只见李二毛伸出手把那两只鸡拽了下去。
站在远处的人就听见鸡的惨叫声,然后就鸦雀无声。村民的心掉在了嗓子眼上,时间在窒息中度过。
过了好长时间,仍不见李二毛有动静。几个胆大的人走了过去。
“哎呀,二毛死下了。”一个人喊了起来。
大家哗啦一下都跑了。
几天后,村里人才把李二毛尸体从二莲的半截墓里拉了上来。去的人回来说:李二毛是跪在二莲的坟里死的,由于李二毛的尸体已僵,人们找了一个破箱子,把下跪的李二毛草草埋在二莲墓的旁边。那两只鸡的脖子被咬开,鸡血已被吸干。
这下子,二莲成为墓虎更确信不疑了,李二毛的死是二莲带走了,二莲在墓里寂寞,缺一个佣人,正好遇到李二毛,要不然李二毛咋能跪着死在二莲面前呢?
一个月后,大嫂病重住进了旗医院,医院查出大嫂得了肝癌晚期。就在大嫂奄奄一息的时候,大嫂把二莲的死因告诉了大哥:二莲走失的那个雨夜,大嫂去了麻将馆,麻将馆的人告诉大嫂,二莲和李二毛走的。大嫂心有疑虑,就去了李二毛家。
李二毛家院门没上锁,屋里没有灯光。二嫂蹑手蹑脚地来到窗前,就听到里面有说话的声音。“耍麻将欠下我八十块,你要还不了,今晚跟我睡一觉就算完了。”这是李二毛的声音。
“我家里人知道了,我就没法活了。”
大嫂心里一颤,这不是二莲吗?之后,就是床的颤抖的声音……
大哥和二蛋呆如木鸡地听着。
……
大嫂也走了,临终前她要求把自己葬在二莲旁边,她怕李二毛再欺负二莲。
半年过去了,村里的家禽再没有丢失,二莲成为墓虎的事人们也被淡忘了,村里又恢复了平静。
作者;用户禾子原创故事
-
2、 个人很喜欢《青囊尸衣》这是一部内容丰富的盗墓玄学类小说,有人看过吗?
非常好看的一本书,医学,风水,数术,爱情,引人入胜。
-
3、 存在即有道理,如何看待中国的玄学?
中国玄学
史称“易、老、庄”为三玄。
三玄,乃有三道玄同之意,因不被理解,更不知应用,故多流于空谈。
实对三玄缺少贯通和梳理,不知其异同和浑融之道。
“易”无言以观象——易的八卦符号,不是言,只寓象数之理。
《老子》强言以明道——“道”本无有,是老子强为之名,作为他的宇宙观和认识论最基本的概念。
《庄子》易言以齐物——易言,以流变不居的思想,表示天地万物是自由平等的。
《易》重测卜,原始于卜筮,是预测学。来占卜吉凶,指导人的行为的。
《老子》重道理,道理是大道之理,即自然规律。
《庄子》重思辨,即对自然规律和天人之际的思考。
《易》道阴阳,一阴一阳谓之道,是易之主旨。
《老子》论有无,有无相生谓之道,是老之根本。
《庄子》辩是非,是非齐物谓之道,是庄之机枢。
《易》观朕兆,从事物反映的表象中,测度吉凶盛衰。
《老子》识几微,见微知著,知往察来,是老子的明察和前知。
《庄子》悟未始,知有无之变化,相是亦相非,而终归于无。
《易》得表象,得于事物外表的现象,是象徵式的。
《老子》得本质,以有无为基质。有无相生,是造物成形和变化的根本原因。
《庄子》得精神,老子知有无,皆物之变。庄子得其精神,才有自由生命的产生。
《易》不定,变化不测,使人难以把握。
《老子》肯定,肯定万物的规律,有必然的趋向。
《庄子》否定,万物之发展时时在自我否定之中,而终被否定。
《易》应然,是应该之理,但无法确定。
《老子》必然,必然不可易的,是自然之规律。
《庄子》超然,万物自是,无应然必然之说。以玄虚应万物,因虚己而超然物外。
《易》示道,显示了道理的存在。
《老子》明道,证明了大道的存在。
《庄子》同道,万物自身就在道中。
《易》生鬼神,阴阳不测,吉凶难卜,使人疑神疑鬼。
《老子》无鬼神,大道为帝象之先,道法自然。关死了宗教的大门,没给鬼神留一寸土地。
《庄子》泛鬼神,指万物生灭之现象,幽隐为鬼,生命为神,讲的是造物之理,和迷信无干。
《易》无迹,只是卦象符号,不是概念,不着语言的痕迹,故无单一的指向,沦为一偏。
《老子》有迹,道德五千言,解说纷纭,各自为政,有利亦有弊。
《庄子》扫迹,庄子以无言为言,言亦如不言,以合道为是,故无迹。
《易》无言,而能包容一切,弥纶万物,恒同于大道本体。
《老子》有言,因知“言”即不是,“非言”亦言,终非不言。
《庄子》言如不言,唯道为是。道无言,亦无不可言,万物自是,皆自以为言。
《易》以阴阳为道,开生命之门。
《老子》以有无为道,觅生命之迹。
《庄子》以齐物为道,得生命之灵。
仓颉循《易》理以造字。
文王演《易》以系辞,卜革命之机。
孔子传《易》以为说,开儒门之教。
老子自然主义,倡无为。
庄子自由主义,任自性。
孔子实用主义,崇王道。
老子尊道,法自然,故无为而质朴。
庄子贵己,任自然,故率意而天真。
孔子崇王,法权术,故多谋而致伪。
老子无为,以民心为心,以民意为真理。
庄子自为,追求个性解放,以人性为真理。
孔子有为,以王权代天道,奉圣旨为真理。
道家的思想体系,重自然道理和人性之解放。
儒家的思想体系,重皇权天授和圣人之教。
凡法自然,贵天真,倡民性之真朴,遵自然之规律,以民意为真理的,皆具道家精神。
凡宗经,读经,释经,以圣言治世的,皆孔门之徒。
三玄归旨,以庄子的玄学思维达至高之境。
天道人道合一,有人道才有人德。
任人人自由发展,无为而治的是君德。
人德君德相统一,方有崇高的国格,发放人性大德之光辉。
贬抑人格,尊王崇圣的孔门之徒,将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而老庄天人合一的道家精神,将如日月行天,普照天下。
三玄者,人间普适的大道之理,玄玄变化之无极,使人类的生命质量通向最高境界……
中国传统玄学的起源
1、《金篆玉函》玄学的出处
在民间流传着一些神秘的故事,这些故事都或多或少的影响着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在黄帝时期蚩尤作乱,黄帝得天神相助,授天书以破蚩尤妖术,擒杀蚩尤统一天下,这里所说的天神就是九天玄女--女娲娘娘。黄帝平息战乱以后,命仓诘造字,将九天玄女所授天书内的各种秘术记载下来,这就是研究玄学者视若瑰宝的《金篆玉函》的来历。
2、秘籍的传承
黄帝之后到了周朝姜太公在昆仑山得到了《金篆玉函》,他利用秘籍上的方术助周伐纣,使结束了殷纣的统治。
战国时《金篆玉函》辗转了鬼谷子——王禅老祖手中。后他将秘术分别传给徒弟——苏秦、张仪、孙膑、庞涓。他的徒弟都成为当时赫赫有名的将相之才,其中孙膑的《孙子兵法》流传至今,举世公认。
到了汉朝初期,张良于黄石公处得秘籍,巩固大汉基业四百年。《金篆玉函》就这样以神奇的方式一代一代的传承下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期间虽然也有得到《金篆玉函》者,但大都不全。如诸葛亮得到是道术,郭璞、杨筠松得到的是堪舆术(阴阳风水)。在宋朝深得《金篆玉函》精髓的是一代鸿儒,著作等身的旷世学士朱熹。迨及明朝,刘基(字伯温)悟得《金篆玉函》,助朱元璋创立大明江山,后全身而退。《金篆玉函》经过四千年的流传,期间内容有散失增删,或有分歧解释而发展成了很多流派。大致分为:山、医、命、卜、相,统称为玄学五术
3、玄学五术——山
山所包含的是修心养性、锻炼身体的秘术。"山"也是最深奥、最神秘的,也是最容易被人误解为"迷信"的一种。"山"含《玄典》、《养生》、《修密》三部分的修习。《玄典》——一切可以修身养性的好书都可以用来修习,如《老子》、《庄子》、《列子》、《孙子》、《太公阴符经》、《黄帝内经》《道臧》甚至《西游记》……等一切书籍都被拿来充实思想、参悟宇宙道理。《养生》——追求健康长寿的吐纳法——气功.例如道家的炼丹法,称之为天丹、人丹、地丹。《修密》——符咒法、压镇法、祈星法、武术等,利用运动以及精神、意念的统一来提高身心境界的方法。也有秘术门派将"山"分为仙、道、幻、灵、兵五种方法。而其范围不离上述三部分。
山是秘术中最不容易达到的境界,严格地说,它是凡人修仙道的工夫,是求超脱的形而上之追求,只有"命、卜、相、医"流在江湖凡尘济世了
4、玄学五术——医
玄学"医"包括三部分。
方剂——使用药物,根据表里、虚实、寒热,再根据古老的阴阳八卦原理来治疗各种疾病一种方法。
针灸——以《黄帝内经》、《难经》辩奇经八脉、穴道,用铜针刺穴道治疗疾病的方法。
灵疗——以催眠术、暗示法及集中精神意念,利用《祝由十三科》做药引来治疗疾病的方法。
5、玄学五术——命
命理,就是以人的出生时空,来推测一个人的人生轨迹与六亲吉凶信息。命理的历史可谓悠久,可追溯到上古时代。随着历史的演变,命理术发展至今以日趋完善,在历朝历代都有深谐此术的谋士辅佐王侯将相,象周朝的周文王、姜尚、战国时期的孙膑、汉朝的诸葛亮、唐朝的李淳风、明朝的刘伯温等.还有一些隐士,如陈老祖、野鹤老人、邵康节等等。
占星术——占星术包含《七政四余》、《紫薇斗数》、《五星术》。
干支术——上古时期因人类生产力不发达,认识水平底下不能解释神秘的自然现象和自己的穷通寿夭,于是就有了上天干下地支配世上和人间一切的思想。用"易经"的话来说,叫做"干道变化,各正性命"。后经儒家祖师爷孔子,这位极度信命的老夫子及弟子的大力推崇而兴起。(后经孔子,这位极度信奉命里的思想家及其弟子的大力推崇而兴起)
我国命理术的起源大致始于两汉,主要见载在"白虎通义"和王充的"论衡"著作里。至唐代得到了飞速发展,基本确定了以一个人出生年.月.日.时.的天干地支来推定一生的贵贱寿夭,吉凶祸福。后经五代宋初人徐子平的进一步发展完善,以出生年.月.日.时.四柱批八字,命理进入成熟和完善阶段。
所谓"四柱"即出生年份天干地支为一柱,月份的天干地支为第二柱,日期的天干地支为第三柱,时辰的天干地支为第四柱。每柱天干一字地支一字共八字。然后按照八字所含阴阳五行进行演算,就可推知一个人一生命运的大致情况了。元、明、清以后批八字虽不断完善与发展,但基本的仍沿用宋初的基本理论未变。
以人出生时间,年月日时以天干地支排列成命盘,四柱中命部分的典籍最多,主要的古籍有:《果老星宗》、《星平会海》、《渊海子平》、《鬼谷遗文》、《孙膑遗书》、《三命通会》、《穷通宝鉴》(又名栏江纲)、《滴天髓》、《神峰通考》、《铁板神数》、《河洛理数》、《子平真全》、《子平粹言》等等。现代人的命学著作更是汗牛充栋,不胜枚举。后辈贤人倍出。
6、玄学五术——卜
说卜首先要说易经,易经-:自伏羲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而总结规律,远取诸物、近取近身,模仿万物状况,画出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东方"魔符"--太极八卦(又称先天八卦)。后经夏商周各代先贤根据河洛体用的关系,及各自对先天易经的感悟,分别变化出《连山》、《归藏》、《周易》而称之为三易。易经为之三变,其中连山以周天28宿,参方圆之理,圆三、周四边七径七之数为用而创,《归藏》则用五用十,中央四方为五自乘为25,合于河洛天数,四方四隅加上下为十,十自乘为百,合大衍之数而成。《周易》是商朝末年,周文王被囚羌里研习伏羲八卦的基础上,变先天之体为后天之用,将"对待之易"推衍为"流行之用",创立了文王八卦,又称后天八卦。先天八卦体现河图为对待,以生为主。后天八卦体现洛书为流行之用,以克为主。周易中包含了天地生克的体用关系。至此,整个宇宙的每一个布局都对应了这个"与天地平行"的圭表--"八卦纳甲图",易经逐步完善了。
所有数术玄学以卜术最为渊源流长,历史朝代中的军事家大多精通此术,汉朝的诸葛亮、唐朝的李淳风、宋朝的邵康节、明朝的刘伯温、清朝的曾国藩……诸术以卜派最为渊源流长,从古老的周易演化而来,如《梅花易数》,《纳甲断易》,《六壬神课》、《太乙神数》、《奇门遁甲》等数术学。有的门派在卜的这一部分还包括预言、克应占梦、测字解字、签贴、姓名学等方术。
文王八卦经历代先贤的传承与发展,至宋朝以多数被民众掌握并应用,最有代表性的首推邵康节,其应用周易卜筮在当时几近于神,并推易演数创下不朽巨著《梅花易数》。
《梅花易数》以其简单快捷的预测方法,和简单而又"深奥"的理论基础,深受易学爱好者青睐并广泛应用。古时邵康节观梅花而占人事,后人称这种方法为梅花易数,其实邵康节当时已经在周易八卦预测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达到了周易占卜的最高境界"以道观象,以象言事"。我们现在所理解的易数还很肤浅,还不能脱离"象"和"数",所以破解邵康节当时观梅而知事的思维就错了,邵康节是观象而直接说事,我们理解为观象而起数,用数起卦,再用卦来看事就错了。邵康节观梅言事其实用的是"以道观象",以道观象是预测的最高境界,比较典型的卦例有观梅占,观花占,寺匾占等等,其实邵康节当时根本没有起卦,直接用当时发生的事来说未来将要发生的事。后来根据象在具体看事件的结果。(以道观象另有专论,请关注弘易堂命魂内刊)这是易数的最高境界,世人常言:"会易而不占",这个"不占"不是不预测,而是不用那样麻烦的预测形式,而是直接以象而言事。
7、玄学五术——相
相的部分包括两种--人相,地相。
人相——人相包括手相、面相、体相、摸骨、痣相等,中国手面相学,亦具有相当悠久的历史。远在周朝(约在三仟多年前)中原各国即已普遍盛行着各类相学。
在先秦诸子中,孔子、孟子、荀子三人与相学关系最为密切,关于孔子与相学的记载,我们从《史记孔子世家》、《翰子外传》中可见一斑。其中记载"存乎人者,眸子不能掩其恶,脑中正,则眸子蚝焉。吸其言,观其眸子……"从中我们可以从外貌、言行中看出其人的思想与行为。其中荀子曾写下有《非相篇》等著作。
到了两汉时期,相学已经得到了重大的发展。并且出现了以面相而名闻朝野的相学家。《汉书》中的周勃世家,《楚汉春秋》等书中保存了很多的相关记载其中以许负、吕公望等相学家最为著名。在汉代中以许负最为著名,许负本为一妇人,以善于面相而被汉高祖封为雌亭候,根据《怀庆府志》记载,许负着有《德器歌》、《五官杂论》、《听声相行》等。
现在我们还常看到很多相书中提到的《许负相耳法》等的书,但应该大总分是别用其名而写的相书。如明代周履靖的《许负相法十六篇》就传为她的著作。东汉王充的《论衡》中就有《骨相篇》王符的《潜夫论》中就有《列相篇》对相学进行专的论述。又如《汉书》中就有《相人》24篇等,我们从中就能看到当时汉代就已经基本形成了相学的理论基础。
到了魏晋时期,相学已经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普及。在《三国志》中我们就能常常看到许多相学人物事迹,如管珞、朱建平、柳无景等。
到了隋唐,相学的发展已经到了高峰期。隋唐以后相学进入成熟时期,其中隋代中的记载有《隋书》中的韦鼎、来和等,其中《隋书--经籍志》就有《相书》46篇,《相经要录》二篇等。唐代相学极其发展迅速。史料见于《唐书》中的袁天纲。唐代相学家有袁天纲,龙复本、夏荣、丁重、刘思礼、袁客师等。其中著名的大诗人杜牧,翰愈、白居易也好相学。到了唐代的相书就有三十种之多。
到了宋代相学已经相当发达。史记记载的《宋史》中的陈抟就见于名上志记。相学家主要有陈抟、麻衣道者、僧妙应、妙方等,宋代文人苏东坡、黄庭坚等也好相学。宋代的相书很多,并且有很多流传至今的著名相书如《月波洞中记》、《玉管神照局》、《麻衣相法》等。
到了明代,元朝、清朝相学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元代记载的相书和相学名家相对较少,《人伧大统赋》就成书于此时。明代的相学名家就很多,并且出现大量的相书。相学家主要有刘伯温、僧如兰、张田、袁珙、袁忠彻父子。其中以袁家父子最为著名。相学上脍炙人口的《永乐百问》就是来自于明成祖与袁家父子的对问。袁珙就有《柳庄相法》收入《永乐大典》,袁忠彻还有《人相大成》。后代流传传很广的《柳庄相法》便与袁家父子有关。中国传统相学发展到明代的集大成之作的《神相全篇》就托名陈抟秘传,袁忠彻订正,相关的相学著作还有《古今识鉴》、《相法全书》、《贵践定格五行相书》。其中《麻衣相法》与《柳庄相法》对后世影响极大。《麻衣神相》初出于宋,成书于明,定形于清。
在明代相学的发展的基础上,清代相学得到了更大的发展。清代相法著作主要有范文园的《水镜集》,云谷山人的《铁关刀》、栖霞山人的《金较剪》、白峰禅师的《灵山秘叶》、石亭的《燕山神相》、高味清的《大清相法》,据说为右髻道人的《太亿照神经》、陈淡野的《相理衡真》、云谷山人的《相图秘旨》等。其中以《铁关刀》、《金较剪》最为简明扼要,《水镜集》、《相理衡真》特点最为清全,是继《神相全偏》之后的集大成者。
至民国时候出现了比较通俗易懂的相书,其中以《平园相法》和《公笃相法》、最为著名。其它的相书有《中西相人探源》、《相法集成》、《手相学》、《成相秘籍》、《女相术》,《秘本相人法》等。
手相学既然称得上是一种学术,也跟其它学术一样,具有其独有的学理性、分析性和系统性。研究手相学的目的,是要观察一个人的性格、品德、魄力,明白自己的能力倾向,探知先天的健康状况及预测自己未来的命运,或者个人在某一个时间或一生中的成败,加以趋避。
地相——地相,俗称风水,也叫堪舆,早在先秦就有相宅活动。一方面是相活人居所,一方面是相死人墓地。《尚书-召诏序》云:"成王在丰,欲宅邑,使召公先相宅。"这是相阳宅。《孝经-丧亲》"卜其宅兆而厝也"这是相阴宅。这就是用占卜的方式择定地点。
先秦的贤君盘庚、公刘、古公?父、周公在相地实践中都作过贡献。风水师很推崇秦惠王的异母兄弟愕里子,传说他曾经预测自己的墓地两侧将会有天王宫殿,并已应验了。先秦相宅没有什么禁忌,还发展成一种术数,也没有那么多迷信色彩。汉代是一个充斥禁忌的时代,有时日、方位、太岁、东西益宅、刑徒上坟等各种禁忌,墓上装饰有避邪用的百八、石兽、镇墓文。湖北省江陵凤凰山墓出土的镇墓文有"江陵丞敢告地下丞,死人归阴,生人归阳"之语。还出现了《移徙法》,《图宅术机》,《堪舆金匾》、《论宫地形》等有关风水的书籍。有个叫青乌子的撰有《葬经》,后世风水师奉他为宗祖。
魏晋产生了管辂、郭璞这样的宗师。管辂是三国时平原术上,占墓有验而闻名天下。现在流传的《管氏地理指蒙》就是托名于管辂而作。郭璞的事迹更加神奇,在《葬书》注评中有详细介绍。南朝宋明帝是个最讲忌讳的皇帝.宫内摊床、修墙必先祭神祈祷。他听说萧道成的祖墓有五色云气,就暗中派人在坟四角钉上铁钉,可是萧道成最后还是当了皇帝。
南齐时,衡阳地方有一怪俗,山民生病,就说是先人为祸,必须挖祖坟、洗尸骨,洗骨除崇。隋朝宰相杨恭仁移祖坟时,请了五六批风水师前往相地。其中有个叫舒绰的猜中了地下之物,受到重赏。当时相地最有名的是萧吉,他曾给皇后择吉地,当文帝不听他的建议时,他预测到隋朝运数不长。他撰者《相地要录》等书。
唐朝时,一般有文化的人都懂得风水出现了张说、浮屠泓、司马头陀、杨筠松、丘延翰、曾文遄等一大批名师,其中以杨筠松最负盛名。他把宫廷的风水书籍挟出,到江西一带传播,弟子盈门。当时,风水在西北也盛行。敦煌一带有许多风水师,当地流传一本《诸杂推五胜阴阳宅图经》书中提倡房屋向阳、居高、邻水的原则。
宋徽宗相信风水,曾听信术上之言,垫高西北地势,以便得到多子之兆。宋时老百姓普遍讲究风水。《朱子家礼》说百姓家里死了人,三月而葬,先把地形选好,再择日开茔。宋代的风水大师特别多,赖文俊、陈抟、吴景鸾、傅伯通、徐仁旺、邹宽、张鬼灵、蔡元定、厉伯韶等都很有名。传闻明代刘基最精于风水。有一本《堪舆漫兴》就是托名于他。
纵观历史先秦是风水学说的孕育时期,宋代是盛行时期,明清是泛滥时期。本世纪以来风水学在旧中国是大有市场。解放后理论上受到沉重打击,实践中却还不断在运用。近年来,随着国际上对风水的重视以及它的适用性,使风水这门古老的学科焕发出新的活力,我们说当代是风水整合更新时期,应取其精华,剔除糟粕,结合现代自然科学,实事来是地作出科学评价和阐释,从而更好地让其为人类造福。
地相就是古时的《堪舆术》,阳宅分为看门井灶的阳宅相法与看龙穴砂水向的阴宅相法,一般称为风水术。现在的堪舆学已分成三元、三合、玄空、九星、范宗、水法等派别,每派之下,复分数小派。主理气,偏峦头,或重奇门,或重道功,其门户之见是根深柢固的,各门各派都标榜着所谓“独门”的“秘诀”;而事实上,无论是何门何派皆各有特点,其理皆一,只要深入的研究就不难明白,所以真正懂堪舆学的人,是将各派的特点,应当等量齐观,融合各派的特长,而发为堪舆的妙用。
以上为玄学的基本构成,相传来自天书,笔者以为以上诸法都是源自周易,周易涵盖时空、宇宙的万事万物,是阐释宇宙的经书,把易经称为《万法归宗》之宗,我想一点也不为过!
时空统一乃真理凝思论坛话玄学
真理是具体的和历史的统一,所说具体的就是空间,事物处于何地;历史就是时间。时空统一就是客观事物的真实反映,那就是真理。
在预测学上,要求的就是时空统一,无论是何种预测方法都必须遵循这个原则。要求我们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为某种事物建立起一部人神共识的信息符号系统,并从中解读出预知未知事物的信息。这种信息符号系统分属于不同的预测模型,它依据模型的运动规则从中解读。然而这种解读方法只是一种学问,并非科学,缺乏科学研究所必须的论证过程,归属玄学范畴。易经预测是玄学的具体表现形式,它的解释性思维在科学尚不发达的古代社会,为人们解释各种宇宙自然现象提供了理论基础,具有进步意义,推动思想文化向前发展。但是,玄学由于缺乏论证思维的制约,会滑向无限制的解释,从而偏离事实真相,使人们的思想认识走入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