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穿越到1644年1月1日变成崇祯皇帝,你会干什么?_《三国演义》是真实历史吗?为什么有那么多历史公众号把《三国演义》当成真实历史?
-
-
1、 如果你穿越到1644年1月1日变成崇祯皇帝,你会干什么?
如果是农历一月一日的话,这个月李自成在西北正式建立政权,定国号为大顺,改元永昌,以西夏李继迁为太祖。到了二月李自成开始率领大军,渡过黄河,取道山西,要拿下北京。 在三月十七李自成率领大军兵临北京城下。 也就是说如果我是崇祯皇帝,我还有两个半月多点的时间,我会干什么呢? 御驾亲征吧,参考历史上李自成势如破竹,大部分明军望风而降的记录,肯定是去送人头。 所以当然是愉快的跑路咯。 跑到哪里呢,自然是南迁回留都南京啊! 当然为了面子上好看,跑路不能太明显,应该说朕梦见太祖高皇帝,所以要前往南京明孝陵,祭拜我太祖高皇帝。 打着回留都给老祖宗扫墓的名义,逃回南京也是不错的。 至于大家笑话不笑话,都无所谓了,反正活着最重要,面子又算什么呢? 北方就留给李自成和清军狗咬狗吧,我先在南京根据自己对历史的大概记忆,将奸臣收拾了,然后参考明末军队军阀化的现象,自己在以天子之名,亲自训练军队。 到时候朝廷内部没多少奸臣,自己又有自己的军队,从而对其他武将形成震慑,使他们乖乖听话,然后玩好了,北伐一波回复大明江山,玩不好了,就守住半壁江山,醉生梦死也不错,实在玩砸了,就穿越回来呗。 哈哈脑洞大开到此为止。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回答,欢迎吐槽、点赞、关注~ -
2、 《三国演义》是真实历史吗?为什么有那么多历史公众号把《三国演义》当成真实历史?
三国演义不是真实历史,是明代作者罗贯中在陈寿写的,三国志,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发挥,许多事实属凭空虚构,进行美化、丑化、张冠李代,移花接木,的描写,内容七分假,三分真。不符合真实历史,是一种文学艺术创作,写得像真人真事一样,非常激烈精采,来吸引读者的眼球,是一本政治、军事、天文地理歌颂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历史小说。
-
3、 如果毛文龙活着,皇太极还会打到北京城下吗?
那肯定不会。
因为毛文龙是清朝最大的贸易伙伴!
毛文龙有本事,有眼光,有能力。
他占据的地方正好在明、清、朝三方汇通的海上运输的交集中心。
最初,毛文龙是收交通费的。努尔哈赤不尿他,高丽也暂时没当他一回事,只有木匠哥哥觉得他有用,当然魏公也很欣赏他,因为皮岛的军费相当大一部分在皇宫内院就消化了。所以,两万多海上收费员才能变成二十万雄师。
大家都有了本钱,为什么不做生意呢?
毛文龙有本钱,有头脑,还有亲戚,他是晋商世家!晋商,懂吗?那可是立了大功的!
稍微懂点历史的都知道是怎么回事,晋商啊,从开朝到覆灭,都立大功劳。
毛文龙精明,就把这个皮岛变成了商贸集散市场。恰好皇太极登位,高丽有求,毛文龙有优势,三方一拍即合,就开干了。
那时候的皮岛是相当繁荣的,满岛都是来往的客商,东珠,貂皮,药材,人参,丝绸,盐,铁,米,粮。
毛大帅日子过得美。
朝鲜使者访毛文龙记事中记载:都督毛文龙,一日进食五六回,其三回食五六十品,有宠妾八九人,皆饰珠翠,侍女甚多,皆游手饱暖,崇侈如此
《仁祖实录》卷八载:“时都督(即毛毛虫)以复辽为名,召集辽左饥民,遍置于清川以北,而天朝所赐钱粮,占为私用,安坐岛中,独享富贵,以此军兵咸怀怨恨。”
贸易繁盛的时候,满岛都是小辫子和纱帽子窜来窜去。明朝大员来视察,都躲不及,一抓一个。
都督毛文龙再拜:前四月二十六日,可可(后金密使阔科)牛鹿及马通事等五名到镇江,于五月初三日接到皮岛。有户部在岛分散粮饷,跟随户部人役报知,本部十分起疑,百般解失(释),说夷人常常往来。连日事忙,留住数日,俱皆做了衣服,于五月十六日,由海上送至镇江,差旧人三名,随带礼物二驼,回至沈阳。
后来,袁崇焕来了。
怎么评价袁崇焕这个人呢?从经济发展的角度上,他给明、清、朝三方的海上贸易发展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伙伴被毙,商贸被终止,货源被切断,辽东大地又收成不好,清朝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危机,今年的日子不好过。只能再支撑四个月了。皇太极无奈,率着大军,远绕蒙古,进军明朝,抢吧!
好好的生意不做,非要逼着人打仗。
-
4、 历史上的王爷大都很光鲜,那么历史上有没有一直过得很苦逼的王爷?
万历皇帝朱翊钧,一辈子有8个儿子,其中长子朱常洛做了皇帝,还有3个儿子全都早夭。其余4个儿子做了王爷,这4个王爷里,除了老七桂王朱常瀛以外,其余几个的结局,那叫一个凄惨。
没办法,谁让他们是亡国时期的王爷呢?和平时期的王爷,全都是光鲜亮丽的生活。可王国时期的王爷,却成了众矢之的。
一、福王朱常洵,被李自成做成了福禄寿汤。
万历皇帝朱翊钧最喜欢的儿子,并不是长子朱常洛。因为他嫌弃朱常洛是宫女所生,所以他更喜欢郑贵妃生的三儿子朱常洵。
很长一段时间里,朱翊钧都想要把朱常洵给立为太子,可惜总是遭到群臣反对。因为群臣认为必须要立长不立幼,有朱常洛在,就不能立朱常洵。
为此君臣之间僵持了很多年。等到万历二十九年的时候,朱翊钧选择认命,将朱常洵封为福王。不过封地很特别,在富饶的洛阳。
虽然被封为了福王,但是朱常洵迟迟没有去就藩,为啥?因为他和老妈郑贵妃,都还觉得自己有继位的希望,因此他在京城逗留了十多年。
一直到万历四十二年,这事儿实在是办不成了,福王朱常洵才选择去洛阳做一个富裕的王爷。那么福王朱常洵到底多富裕呢?
朱常洵大婚的时候,明廷不仅给他价值闹了奢华的府邸,而且光办婚礼的钱,就多达30多万两白银。朱常洵去封地前,万历皇帝也给了他4万两银子,还有2万顷良田。
此外四川、洛阳等地的盐茶税也都被朱常洵收归己有。当李自成来到朱常洵府邸以后,搬出来的钱财有数千辆车之多,搬了好几天才搬完,可以说是朱常洵间接地支援了李自成的起义军。
李自成攻入洛阳的时候,朱常洵已经有55岁了。当时他已经胖到走不动路了,需要几个人扶着才能走。
李自成一看,好家伙,这不是一头大肥猪嘛!因此李自成将朱常洵扔进了一口大锅之中,再加上了一点其他作料,做成了一锅福禄寿汤,让起义军们一起喝了。不过福王朱常洵活着的时候,那日子是很潇洒的,只有去世之前,才尝到了痛苦的滋味。
二、端王朱常浩。
朱常浩是朱翊钧的第五个儿子,这哥们是个非常贪财的家伙。虽然到了25岁他还没有结婚,但是朱常浩每天都跑去户部索取自己大婚的费用。
拿到了钱以后,他还总说不够。很多人就奇怪了,你咋还不结婚呢?原来朱常浩是个信佛的人,所以他不喜欢女人。
我真的服,难道佛教你不喜欢女人,没有教你不贪财吗?朱常浩到了封地汉中以后,开始增加当地百姓们的负担,增加了各种特殊的税收,老百姓苦不堪言。
李自成在1643年击败了孙传庭以后,攻占了西安。此后分派大军攻占陕西的各处要地,身在汉中的朱常浩,自然是非常紧张的。
常浩在宫中,衣服礼秩降等,好佛不近女色。及寇逼秦中,将吏不能救,乞师于蜀。总兵官侯良柱援之,遂奔重庆。陇西士大夫多挈家以从。十七年,张献忠陷重庆,被执,遇害。时天无云而雷者三,从死者甚众。---《明史》
因此他立刻带着大量钞票逃到四川去避难,结果万万没想到,第二年张献忠又攻破了重庆直奔四川而来。
朱常浩无可奈何,只好选择投降了张献忠。最终朱常浩全家老小和随从官员,全部都被张献忠给斩杀了。
三、惠王朱常润。
朱常润是万历皇帝朱翊钧的第六个儿子,这哥们和自己的哥哥朱常浩有点类似,也都是比较信奉佛教的。
他在京城住了很多年,一直到崇祯皇帝继位以后,才到荆州就藩。10年以后,张献忠跑到了荆州地区兴风作浪,这可把朱常润给吓坏了。
于是这哥们带着一家老小四处逃窜,居无定所,日子非常不好过。虽然有人打算将朱常润立为监国,可惜因为这哥们不是个管事儿的人,整天念佛,所以大家也就放弃了这种想法。
等到多铎的大军攻占江南的时候,朱常润便跟着其他王爷一样,一起投降了清朝。朱常润到了京城立刻表示自己不问世事,就想念佛,无非是为了苟活下来。
崇祯十五年十二月,李自成再破夷陵、荆门,常润走湘潭,自成入荆州据之。常润之渡湘也,遇风于陵阳矶,宫人多漂没,身仅以免,就吉王于长沙。十六年八月,张献忠陷长沙,常润走衡州,就桂王。衡州继陷,与吉王、桂王走永州。巡按御史刘熙祚遣人护三王入广西,以身当贼。永州陷,熙祚死之。---《明史》
结果清廷压根就不理他,万历皇帝的儿子,这种货色要是活在世上,那清朝的皇帝睡觉都睡不安稳。不久之后,朱常润便跟其他10个老朱家的王爷,一同被清廷斩杀。
四、桂王朱常瀛。
桂王朱常瀛是朱翊钧的第七个儿子,在崇祯登基时前往湖南衡阳就藩。这位桂王朱常瀛有点倒霉,比如说他的桂王府,刚建成两年,就坍塌了,还压死了6名女子。这要放在现在,绝对是豆腐渣工程,需要一查到底,毕竟属于重大事故了。
崇祯皇帝上吊自尽以后,李自成灭了大明王朝。这个时候张献忠也在浑水摸鱼,带着大军从武汉直奔湖南而来。其中就占了桂王朱常瀛所在的衡阳。
毕竟衡阳是自古兵家必争之地,所以这里是有常备军的。张献忠重点打击的就是衡阳,因此朱常瀛可以说是相当倒霉。
在抵挡不住的情况下,朱常瀛和他的大儿子朱由楥都被吓出了一身病,完全无法指挥战斗。在这种情况下,朱常瀛的另一个儿子朱由榔才把父兄带出了衡阳城。
他们一路南逃,从衡阳到永州,再到广西梧州。这一路上把本就身体不好的朱常瀛给活活累垮了,到了梧州后不久,朱常瀛就病死了。
值得一提的是,朱常瀛的儿子朱由榔,后来成为了南明的永历皇帝,也是南明最后一位皇帝。可怜最后他也被吴三桂从缅甸弄回来在滇池边杀掉了。
总结:明朝末年老朱家的王爷日子都不好过。
朱元璋喜欢搞分封制,因此他们老朱家的王爷是特别多的。姓朱在大明276年的时间里,那是令人自豪的一件事。
不过很可惜的是,等到大明朝灭亡的时候,姓朱就成了一件麻烦的事情。因为清廷和农民军都会认为你是朱明王朝的后裔,从而对你痛下杀手。
因此明朝灭亡时期的朱家王爷,那日子是相当不好过的。对手只给了他们两条路,要么逃跑,要么被灭。很显然,他们跑不快。
参考资料:《明史》
-
5、 为什么嘉靖皇帝20多年不上朝而天下不乱?
这就是私有家族企业的好处所在,私有企业除非破产,老板永远是老板。
嘉靖皇帝二十多年不上朝,而天下没有大乱,这起码得益于两个方面:一是有套正常运转的机制,二是超常的驾驭能力。
明世宗朱厚熜(1507年9月16日-1567年1月23日),汉族,明宪宗朱见深之孙,明孝宗朱佑樘之侄,兴献王朱佑杬之子,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弟。明朝第十一位皇帝,1521年-1566年在位,年号嘉靖,后世称嘉靖帝。
01
因喜好道教,由“中兴之主”变成了隐居高人。 正德十六年(1521年),明武宗朱厚照驾崩。由于武宗死后无嗣,按照《皇明祖训》中“兄终弟及”的原则,朱厚熜捡了个大漏,居然当上了皇帝。
武宗唯一的弟弟朱厚炜幼年夭折,于是上推至武宗的父亲一辈。孝宗两名兄长都早逝无子嗣,就轮到了孝宗四弟朱佑杬。朱佑杬也死了,但有两个儿子,兴王长子朱厚熙也死了,次子朱厚熜就做了皇帝。
虽然这个皇帝来的非常幸运,但朱厚熜登基后却毫不含糊。他打击旧朝臣和皇族、勋戚势力,总揽内外大政,重视内阁作用,注意裁抑宦官权力。
嘉靖帝力革前朝时弊,励志效法太祖、成祖,推行新政,大刀阔斧进行改革,政治上集异纳谏,勤于政务,在其统治前期,出现了“嘉靖中兴”的局面。
但在嘉靖帝统治后期,逐步丧失了进取精神,日益腐化,大兴土木。尊崇道教,好长生不老之术。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爆发了“壬寅宫变”,几乎被几个小宫女杀死,此后嘉靖帝就移居西苑。
当时,为求长生不老,嘉靖帝就以“吸风饮露之道”欲成仙。每天凌晨就命宫女到御花园采晨露,导致大量宫女累倒病倒。杨金英等数十名宫女就趁嘉靖帝熟睡之际,要把他勒死。但由于打了个死结,杀不死他,就用钗、簪等物刺向嘉靖帝。
这时有个胆小的宫女害怕,就报告了皇后。皇后赶到,将宫女们全部凌迟处死,首犯被诛灭九族。
这事被称作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宫女起义。
经过这一吓,嘉靖帝就干脆躲进西苑,独自清修去了。
02
有套完整的制度和机制,保证了大明朝基本的正常运转。 嘉靖的情况差不多就像今天的现代企业,依靠制度管理而不是人治。
只要制定了完整的制度,设置了合理的管理机构,有一帮人能够按照制度做事,公司就可以基本运转。老板甚至不必要监督和决策,有专门的机构负责监督,有专门的部门负责决策。如果出现决策失误和监督不力,换换人就行了。
明太祖朱元璋废掉了宰相,但每天需要处理国家大事400多件,阅读奏本大约在20万字。朱元璋不得已就用一些大学士来帮助处理政务,到了嘉靖帝时,内阁制度就像模像样啦,而且内阁大学士的级别也由五六品提升到了二品、一品,五府六部官员也要听他们的。
嘉靖帝选择严嵩为首辅大臣,这个严嵩说起来本事不算大,但很听嘉靖帝的话,也就基本解决问题啦。严嵩就像嘉靖帝的看门狗,嗷嗷叫的厉害,主人就知道来生人啦。
在这样的制度和机制下,嘉靖帝虽然二十多年不上朝,但朝政还在继续运转。尽管出现了许多的问题,比如边患问题、有作为的官吏得不到任用等等,但还没有出现天下大乱的情况。
03
小鸡不尿尿,各有各的道。 管理这个事也未必一定下手亲自干,做个甩手掌柜的也未尝不可。
嘉靖帝喜好道教,道教的要义就是清静无为,顺其自然,不过多的人为干预。
勤政是一种统治办法,撒手不管也未必不是个好办法。只要制度在,机制能够正常运转也还是很凑合的。
既然没有兴趣管理政事,也就没有很急切的政治目标了。只要王朝不灭亡,自己的地位还在,其他的一切都无所谓了。谁贪点就贪点,老百姓苦点就苦点,只要不造反就行。
对于嘉靖帝来说,也不是绝对的不管,不上朝不等于不过问、干预朝政。
嘉靖帝总不上朝,大理寺评事雒于仁就憋不住了,给嘉靖帝上了一本,说你总不上朝不是个事吧。嘉靖帝看了奏折,心想你唠叨个啥呢,烦不烦哦。于是就很客气地让首辅大臣申行时安排他辞职了。
这足以说明嘉靖帝不上朝并不是不理朝政,就像现在网上教学,不开学并不等于不上课,嘉靖帝还真有点穿越的意味。
同时,东西厂和锦衣卫那些伙计可不是吃干饭的,越是这种情况,干得越起劲,这是一道很好的防护墙。尽管有许多胡作非为的情况,但保障了大明朝政权的存在。
嘉靖帝二十几年不上朝,看起来很奇葩,但他有两个很突出的特点:
一是跟他父亲一样很喜欢读圣贤之书,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从中很可能悟到了很玄奥的治国之道和驾驭朝臣的能力。
二是他除了父母谁都不爱,是个十足的孝子。在其统治四十五年中,杀大臣杀言官,毫不留情,连后宫中都到处弥漫着他的强横。作为帝王,还记得杀人,就不能说不理朝政,杀人也算是一种很直接、有效的统治手段。
因此,嘉靖帝不上朝并没有绝对放弃朝政,还一直把大权控制在手中。或许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壬寅宫变“被一群宫女几乎勒死,害怕再上朝时被大臣们群殴,躲在西苑,遥控朝政,也许是他的一种策略。
“不作死就不会死”,在嘉靖帝这里或许有了新意,不管或者少管事比自己去作死还要好一些,还真的不至于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