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期的大富豪都有哪些?_唐朝宰相贪胡椒明朝拿胡椒当工资,胡椒在古代真那么值钱吗?
-
-
1、 明朝时期的大富豪都有哪些?
我是历史问答达人“青言论史”,乐于为您解答中国古代史的相关问题。 有关明代的富豪,我想稍微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会脱口而出一句——沈万三啊!是的,沈老爷生前绝对是个体面人,他也是明代开国时期最有名的富豪,南京城的城墙都有三分之一是他出钱修建的。那么除了沈万三,还有别的有名的富豪吗?
1、严嵩:这位大富豪的名气估计不比沈万三差多少,他被抄家的时候,查出来的数字是“
黄金可三万余两,白金二百万余两,他珍宝服玩所直又数百万”,这还只是严家的现金,再加上严家在各地置办的产业,说他们家是嘉靖朝第一富豪毫不夸张。 2、朱常洵:这位被和鹿肉一起炖了、成了一道“福禄宴”的王爷,明朝坏就坏在他的头上。他老爹神宗皇帝身居深宫三十年,啥事不干就给他捞钱,光结婚和盖婚房就花了五十八万两白银,李自成把他煮了,也真的算是为明朝除了个毒瘤。
3、刘瑾:这位大佬被抄家的时候,总共被搜出三十三万两黄金、八百万两白银,连严嵩都只能是他的零头。一个太监身后又没有儿女接班,能捞这么多钱也真是难为他了。
你问我为什么都是当官的?因为明代官商勾结,最终的大佬不会是商人,只能是那手握大权的官员和贵族而已!
我的“青言论史”,也欢迎您的批评指正。 -
2、 唐朝宰相贪胡椒明朝拿胡椒当工资,胡椒在古代真那么值钱吗?
关于胡椒的传奇经历,竹下来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一下它在我国古代调料届的一哥地位:
首先,胡椒的受宠,不是因为她是大长腿的小姐姐,而是与我国古代的饮食结构是密切相关的。其次呢,首先是是它的身份地位,俗话说得好,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因为它是海归自带属性光环的。再者就是物以稀为贵啦,因为稀少的缘故再加上大家趋之若鹜,所以身价也就倍增了呢。
第一,在我国古代肉食的来源主要是牛、羊、猪,没有现在这样种类超多的飞禽走兽,生猛海鲜的。而作为了传统的农业国家,牛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力,不能随意屠宰。私自吃牛肉那是要杀头的。到魏晋时期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不断融合,受到他们的影响,羊肉成为了主要的肉食来源。而胡椒能够去腥解腻,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并且还有抑菌保鲜的作用。和羊肉那是绝配啊。
第二,到唐朝的时候,随着丝绸之路的崛起,胡椒开始大量的出现在了中原地区。由于其全赖进口,加上路途遥远,运输困难。而大唐帝国的上流社会又有大量的需求,供不应求,在加上不良商贩的囤积居奇,造成了胡椒的身价飙升。因此,胡椒就成为了财富和地位的象征。
第三,上行下效之下,家里没有一地半颗的胡椒说出去都丢人,聊天的时候都没牌面的。,在日常生活中,“先是,乡人会宴,末胡椒特置亮羹胾中,盖村俚敬待异礼也。”用胡椒款待客人成为一种尊贵的礼仪。胡椒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沉淀在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之中。
到了明朝末年的时候,胡椒的价值才有所下降。首先是郑和下西洋的时候带回来了大量的胡椒,使得胡椒的供应量处于供大于求的地位,胡椒也才走人了寻常的百姓之家。其次是我国本土的胡椒栽培成功,量大质优,本土市场逐步的挤占了进口市场。再就是满清入关之后,羊肉的主体地位受到了猪肉的排挤,猪肉作为主要的肉食来源,降低了胡椒的使用量,对胡椒的餐饮地位形成了冲击。
-
3、 明朝中后期如果开了海禁和海外贸易,就会有花不完的钱,还会亡吗?
凌烟阁来回答。
实际上明朝在1567年已经开关了,只是做的不够,只开了一处。
题主的问题应该是:假如全面放开,是否能有钱挽救大明?
那我们先来搞明白明朝是怎么亡的,然后再看开海禁搞外贸会怎样。
结论是:题主过高估计了开海外贸的作用,忽视了外贸的基础;农业时代的外贸所产生的效益和地理限制,无法消化明朝的失地农民,也产生不了太大的收入。因此开了海禁和海外贸易的明朝依然会亡。
下面展开说一下。
首先,明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是大规模农民的起义。
明朝的土地兼并是非常严重的,而且土地兼并的源头就是皇帝。
皇帝个人开销有内帑,但随着欲望增多,钱不够花了。不够花,皇帝就开始去民间圈地,圈地之后派人管理,其收入补贴皇帝的个人开销。
皇帝抢来的田叫皇庄。皇庄从朱棣时期就开始建立了,朱棣还好,开发荒地、芦苇荡作为皇庄。后来随着人口滋生,大明没有荒地了。怎么办?抢民田。明朝皇庄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在北直隶和湖广都有,总计占田为76000顷左右,占全国耕地比重超过1%。
除了皇庄,还有藩王庄田。河南省分封了九位藩王,共占地77000顷,约占河南耕地总面积的10%。我没有全部统计,按此比例推算的话,全国藩王总计占田约50万顷。
此外,还有勋戚庄田和中官庄田。仅北直隶地区就有勋戚、中官庄田共61000顷。
以上皇帝及其亲属爪牙,共占地达到63.7万顷,占全国耕地总数的9.1%。
这还没算其他的官僚、地主所占土地。
明朝在1600年的人口已经约1.5亿。可以想象普通人、无产者是怎么活的!
土地兼并导致大量流民,其严重程度在明朝史书中多有记载。现摘录几条: - 正统三年(1438年),屯田卫所的逃军达120万人(《明英宗实录》),匠户、灶户也都大量逃亡。
- 成化六年(1470年),荆襄地区流民在李原领导下起义,右都御史项忠率兵围剿,遣回流民150万(《明经世文编》)
- 弘治六年(1493年)因为灾害,减免了太原、开封诸府夏秋税赋,赈济山东灾民,“凡活饥民260余万”。(《明通鉴》)
- 正德年间(1506-1521年),仅荆襄、南阳、汉中等处流民,即达739600口。(《明武宗实录》)
- 崇祯时期,流民问题达到极点,终于爆发了李自成、张献忠等大规模农民起义。当时离京城很近的北直隶静海、临清一带“人民饥死者三,疫死者三,为盗着四。米石银二十四两,人死取以为食。”(《明史》)
整个明朝,因为权贵豪强土地兼并导致的流民问题都是非常严重的。
最终,明朝亡于李自成的起义大军。
简单总结了明朝灭亡的原因,我们来看看外贸能不能解决数百万流民的生活问题。
在农业时代,从意大利城邦共和国的数据看,外贸解决人口就业的作用极其有限。
下面我用意大利两个城邦共和国的数据,来说明贸易解决就业的能力。
威尼斯共和国: 威尼斯四面环海,也没什么特产,于是他们就在拜占庭帝国、穆斯林世界和欧洲三大经济区之间卖海盐。为了航海,他们的造船业发展起来;后来他们买了玻璃配方,生产玻璃销售。
16世纪的威尼斯共和国已经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梭形社会”,即中产阶级涵盖了社会的大多数人口,极富或极贫人口则是极少数。贵族人数保持在总人口量的5%左右;其次是庞大的平民阶层,1450至1630年间的人口统计数据表明,平民比例达81%-87%,剩下几乎不到10%的人口是乞丐和奴隶等。
从社会学的角度而言,这种中间阶层占人口大多数的结构样式是比较容易达到一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的状态,既保证了贵族阶层“少数人统治”的有效与直接,又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了底层流民动乱的危险。
但是,这么美好的社会,其人口容量是多大呢?
1575年,威尼斯总人口仅仅约为17.5万人。
佛罗伦萨共和国: 毛织业和毛呢加工业是佛罗伦萨的基础手工业。在鼎盛时期,佛罗伦萨全城靠毛织业为生的居民有3万余人,占到全城人口的三分之一。佛罗伦萨著名史学家乔万尼·威兰尼在其《编年史》中详细介绍了佛罗伦萨经济状况:随着国外原料市场的开拓和更高的精纺技术的掌握,佛罗伦萨毛织业的规模不断扩大,水平不断提高。到1336-1338年间,佛罗伦萨的毛织业工场约有200多个,年产精制呢绒7万到8万匹,价值在120万佛罗琳(一种金币)以上。而同一时期,欧洲其它纺织城市与之相比则相形见绌,例如,14世纪中叶,斯特拉斯堡每年仅能生产出1800-2000匹呢绒,科伦每年只能生产出12000匹。
这样一个资本主义萌芽期的城邦共和国,在当时来讲算是产业发达的地区。其人口规模有多大呢?
佛罗伦萨最繁盛时,城市有近10万人口,农村人口也有8万多。后来由于经济衰退、政治动荡、黑死病等原因,佛罗伦萨人口锐减一半以上,后来虽然有所恢复,但再也没有恢复到盛期的水平。
也就是说,佛罗伦萨的人口最高峰仅仅是18万!与威尼斯差不多。
小结一下: 在农业时代和资本主义萌芽时代,以手工业制品为外贸主体,其作用不应过度夸大。在手工业的生产规模和效率之下,其出产是有限的,因而其贸易规模也是有限的。同时,社会的总需求也有限,没有普遍的收入增加,人们的消费能力有限。最终,这种以手工业为基础的外贸,其所能带动的就业人口也是有限的。
明末的农民起义大军有多少人呢?百万级别的。
以威尼斯和佛罗伦萨这种城邦经济体模式看,仅仅解决李自成所率领的百万流民,就至少需要建成6个这样的城市。
但是,西北地区不靠海,离市场(南洋为主、日本需求小)也远,短时间建立手工业生产、外贸市场和运输这一整套体系,这都是极不现实的。
假如全面放开海禁,外贸即使不能解决流民,那么能大幅度增加朝廷收入吗?
放开海禁搞海外贸易,朝廷因此就能收到很多钱吗?
隆庆开关只开放了福建漳州月港,月港只准明朝海船从这里出海,不准外国船到这里停靠贸易,且每年从月港出发的商船数目有配额,限在百艘左右。
隆庆元年(1567年)海禁解除,到万历三年(1575年)时该港所收商税为6000两白银;到了万历二十二(1594年)年增至2.9万两。
区区不到3万两白银,对于大明的各种费用而言,那是杯水车薪。
假如全面放开呢?像月港这样的城市放开它几十个,朝廷的收入能上来吗?
真的全面放开了,哪里有那么大的市场呢?没有市场,交易量上不来,税收额还是不可能达到太高的水平。
对比欧洲就知道了。1600年前后的欧洲,其总人口约1亿;整个欧洲的贸易城市加起来也不过几十个,而且其中很多城市的人口只有几万人。
大明如果放开几十个港口城市做外贸,供应给谁呢?
因此,指望用海外贸易大幅度增加朝廷收入,是不现实的。
结束语
俗话说对症下药,大明的病症是土地兼并导致的极度两极分化,农民或者佃农活不下去了才造反。要解决土地问题,除非革命。一是大明自我革命,自己把土地重新分配一下。但是这太违反人性,做不到。大明自己做不到,那就只能让别人革了它的命了。
(完)
凌烟阁论史欢迎你点赞、评论、转发、关注,有不同看法也欢迎你留言交流。谢谢! -
4、 明朝的经济体制是什么样的?
明朝,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王朝,从它的诞生、成长、繁荣到消亡,其特殊的经济制度为许许多多的史学家们投注着毕生的心力去研究探索。
而说到明朝,不得不先提一提这个传奇王国的缔造者——朱元璋。出生布衣的他,一路从流浪乞讨,梯度为僧,到投奔红巾军,慢慢展现其将帅之才。而正因为他童年备受元朝统治者腐败的迫害,使得他登上九五之尊后颁布了一系列有利百姓的经济制度,一度把明朝推上了一个太平盛世。但是贪官污吏是永远杀不完的,而朱元璋一厢情愿的种种制度却也往往事与愿违,当然其中不乏好的典型性的政策。简谈下个人拙见,主要有:
其一,恢复农村经济。其中实行了缓和人身依附关系、奖励垦荒、实行军民商“屯田”。除上述三项主要措施外,还组织兴修水利,疏峻大运河,鼓励农民种植经济作物,规定有地五亩以上须种桑、麻、棉各半亩,多者加陪,并推广植棉法等等。这些措施实行后明初社会经济很快从元末动乱低落中恢复发展起来。
农业上洪武时耕地达三百千余万顷粮食,棉花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均有增加。手工业方面,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特别是棉纺业,棉布不仅是民间衣用之物,也是军衣的衣料,“织机十室必有”,棉布“寸土皆有”,松江棉布“衣被天下”。制瓷业,元以前为青瓷、白瓷,明代开始出现彩瓷,很精美,一种“宝石红”工艺品畅销国内外。此外,还有造船,冶铁等等。商业方面,南京,北京,苏杭九大商业城(同时是政治据点)遍布全国,京城设商人存放这些货物的“榻房”,大市镇设税课司局。并前后铸造两种铜钱:大中通宝钱和洪武通宝钱,又有纸帛“大明宝钞”。
其二,赋级制度的整顿上创行了以下几种制度:征发赋税的鱼鳞图与粮长制、征发徭役的里甲制和黄册。朱元璋在明初三十年间,能从维护长远经济的目的出发,针对元末以来战乱灾荒、经济衰退的情况,实行一些发展生产,减轻税役的措施和制度“取之有制,用之有节”(太祖实录),实际上是在推行与民休息的政策。但同时,官僚富豪都在无节制地侵吞田产,大量占有佃户,自明初,土地兼并,农民破产流亡即很多。
其三,创行了一条鞭法。嘉靖九年(1530),内阁大学士桂萼提出了“一条鞭法”,嘉靖时曾在一些地方试行,如海瑞等在浙江,应天府等地试行,但由于户部尚书等人的反对,一直没有大规模推行。张居正执行时将各地的摇役改革方法与赋税改革方法合并,整顿为一条鞭法,于万历九年(1581)推行全国。一条鞭法者,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一岁之役官为佥募,力差则计其工费量为增减,银差则计其交纳之费加以增耗。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为一条,皆计为征银,折办于官,故谓之一条鞭。
总之,明初社会经济恢复发展较快,建明二、三十年间,经济已恢复到前代的水平,为中叶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
5、 明朝开国将领朱亮祖是一个怎样的人?
朱亮祖,庐州府六安人。元朝末期天下大乱,朱亮祖也拉起了一支队伍,投顺元朝,作了元帅。后来被朱元璋生擒,从此就成了朱元璋手下一员猛将,深受朱元璋的重用。建国初期的封赏中,朱亮祖被封为永嘉侯。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朱亮祖被派往广东镇守。他放纵部下胡作非为,自己更是横行不法,作威作福,欺压百姓,搞得天怒人怨。
而广州府番禺县的县令道同,却恰恰是个一心为民,性格刚强的人。他到任后就访问民情,了解百姓疾苦,以正压邪,遏制军官兵士们的胡作非为。朱亮祖是不能容忍芝麻官对他的不敬,借故狠狠地惩罚了道同。然后,依然是我行我素。道同知道仅靠他小小的县令无法制服朱亮祖,于是,就冒着杀头的危险,把朱亮祖的罪行上奏朝廷。朱亮祖发觉了,就恶人先告状,用快马将一封弹劾道同的奏章送到京城。朱元璋先看到的是朱亮祖的奏章。侯爵弹劾小小的县令,这是没有先例的,朱元璋不加思索,立即下令“斩立决”。
几天后,道同的奏章也到了,奏章上详细写了朱亮祖的种种罪状以及自己的遭遇,朱元璋看后深受感动,他感到了道同敢于同邪恶抗争,难得可贵,正是自己需要的人才。好在追回杀道同的旨令还来得及,就立即派人追回前命,急调道同入京。
但是,一切都晚了,使臣复命,道同已经被杀了。朱元璋马上就知道是朱亮祖在捣鬼,又下旨锁拿朱亮祖父子二人进京。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九月初三,朱亮祖父子二人被带进午门,朱元璋怒不可遏,命令武士责打,一阵杖刑后朱亮祖父子二人气绝身亡。广东的老百姓知道了消息,欢心鼓舞,很多家庭供奉道同的神像,焚香礼拜,纪念这个忧国忧民的好官。 -
6、 沈万三是靠头脑发家还是靠朱元璋发家?
沈万三在民间极为有名,自明朝后他就成了富翁的象征。沈万三是明朝江南第一富豪,传说他有一支聚宝盆,能源源不断的为他输送金钱,使得他富可敌国,连皇帝都对他忌惮不已。在民间,还有许多人将沈万三当成是财神爷来祭拜。
沈万三有多少钱,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比如说他金子银子堆成山,钱财数不尽的来。他有一个聚宝盆,被民间传位财神爷,钱肯定是不少的。
嘉靖年间严嵩掌权,浙江嘉兴县一位丙辰进士花了两万三千两银子买得吏部考功司主事,惹得当时人称之为”沈万三官“。《金瓶梅》里潘金莲说:”南京沈万三,北京枯树湾;人的名儿,树的影儿。“意思就是任何事情都是客观存在的,就像沈万三的名声,北京枯树的影子一样。所以沈万三有很多钱,是确定的,但是若是具体问起他富到哪种程度,可能大家都不知道。
据传说,沈万三的家产折合银子大概有20多亿两。一两银子基本上相当于300人民币,20*300=6000亿人民币。6000多亿人民币,其他不说,光是纸币堆起来都能堆成一座毛爷爷的大山了。在那个时代就拥有如此多的钱财,绝对让现在的世界首富汗颜。
沈万三最初是由耕种置田发家的,因此很多人都说沈家的土地占苏州府属田的三分之二。就算田地没有现在来的值钱,但是在当时也算是一大笔固定资产了。而且田地的钱财还不是他的全部,只能算是他整个商业帝国的一个小小部分。
《明史》记载,说沈万三奖励他的私塾教师:”每文成,酬白金以镒计。“白金即白银,一”镒“即二十两,仅一篇文章就付如此高的报酬,实在是壕。当今人对古代的金银价值并不了解,有些人觉得二十两可能也没多少钱吧!毕竟现在许多电视剧里,主角动辄千万两的花费,就和银子不要钱似的。为了给大家一个具体的形象,小编这样给大家说吧。曹雪芹《红楼梦》里刘姥姥曾经说过,二十多两的银子,就足够一个四口人家的家庭一年的开销了。而沈万三对私塾老师说的是,只要写出一篇文章就给二十两,财大气粗。
还有记载,当年朱元璋打天下的时候,沈万三首先出资支持。他输粮万担,献白金五千两,几乎是朱元璋军队的总后勤部。打仗的时候朱元璋需要沈万三的银钱,建国之后更是需要。《辞源》记载:”沈万三,明吴兴人,字仲荣。后移居苏州。巨富,称江南第一家。朱元璋建都南京,召见,令岁献白金千锭,黄金百斤。甲马钱谷,多取资其家。其后以罪发戍云南,子孙仍为富户。万三豪富事,民间传说甚盛,但诸书记载互有出入,已难详定。“意思就是建国后,朱元璋要求沈万三每年都白金千铤,黄金百斤,就连他的数十披甲马军,都是依靠沈万三的钱财养活的。富可敌国,说的就是沈万三。
明代孔迩的《云焦馆纪谈》说,沈氏”有田数十顷,凿渠引水以供酒需“,意思是沈家酿酒引水,都需用田数十顷另外朱元璋建国之后,需要修建都城,当时光造砖的部门都涉及一部、三卫、五省、二十八府、一百一十八个县,另有三个镇。而沈万三那当时直接就负责了整个城墙修建计划的三分之一,其富有程度令人咋舌。
有这么多的银钱,如何不被国君猜忌,尽管他处处都进献银两,但到底没有入了自己的国库。而且既然他有资产资助自己,谁知道以后他会不会资助别人推翻自己的政权。当朱元璋说出:”古有白衣天子,号曰素封,卿之谓也。“的时候,就已经预示了沈万三的结局了。
沈万三变成一个富可敌国的大富豪,自然不可能仅仅是评价倒卖田地。事实上后人考证过,沈万三之所以能聚集到那么多的财富,是因为当时他进行了海外贸易。
外贸一直都是一个极为赚钱的行业,当初清朝的和珅,就是通过海外贸易,成为十九世纪世界首富的。所以私以为,沈万三是通过海外贸易达到富可敌国的成就,是可信的。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他前期的发展资金,应该就是从耕读置田积累起来的。